什麼是涼果?90後都未必知道的街坊零食 | 涼果歷史、種類與保存全攻略

由 龍城公鳳

什麼是涼果?一種香港人仍未忘記的傳統小食

 

當我們談及涼果,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往往因年代而異。對許多上一輩的香港人而言,涼果不僅僅是零食,更是一段童年的街坊記憶——舊式雜貨舖內,一缸缸散裝的話梅、陳皮、花生,秤重購買、袋口綁上紅橡筋,閒時啜一顆慢慢嘗味,像是味蕾與人情味的交織。而對部分年輕人而言,涼果則可能只是某次搭長途車時,母親手袋裏臨時掏出的話梅,或是便利店架上一小包看似「老套」的蜜餞,似懂非懂,未必能真正體會當中的文化與情感。

 

然而,正正因為涼果在日常中逐漸被健康零食或即食果乾取代,這種古老的保存與食味智慧,更值得被重新認識與珍惜。

 

 

涼果的起源與演變

 

「涼果」在學術或官方名稱上,常被稱為「蜜餞」,意思是以蜜糖、糖漬、鹽漬、酸浸等方式,將時令水果或某些根莖類作物經過加工,延長保存期限,並賦予其獨特的風味。在廣東地區,「涼果」之稱則更為普遍,坊間認為「涼」代表甘涼潤喉之意,部分款式更被視為有助於清熱生津、潤肺止咳。

 

涼果的製作歷史源遠流長,起源可追溯至中國南方及華人聚居的東南亞社區。古時交通不便、保鮮技術有限,人們多會以鹽或糖保存水果。久而久之,這種保存方法逐漸演變成獨特的小食文化,成為華人街坊家中、探親送禮以至辦年貨時的必備。

 

及至今日,香港的涼果款式更多元化,從傳統話梅、陳皮,到近年引入果乾、各式堅果,豐富了零食櫃中的選擇,也延續了涼果背後「止口痕、暖人情」的本質。

 

 

常見涼果代表:話梅、萬里望花生與陳皮

眾多涼果之中,若要挑選三款最能代表香港人味覺記憶的經典,話梅、萬里望花生與陳皮可謂當之無愧。

 

話梅

對不少香港人而言,話梅幾乎可算是隨身良伴。不論是坐車遠行,抑或喉嚨乾澀時,隨手啜一粒,鹹酸交錯、回味無窮。話梅通常選用梅子去核後,加入鹽、糖、甘草等反覆醃製而成,部分款式更加入話梅粉或涼喉配方,口味層次各異。無論是偏甜還是偏鹹,話梅在坊間一直深受各個年齡層歡迎。

 

花生/萬里望花生

與話梅截然不同,萬里望花生並非品牌名稱,而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產地。「萬里望」原為馬來西亞霹靂州怡保附近一個華人聚居小鎮,當地獨特的花生製作方法在上世紀風靡一時——以新鮮花生浸泡鹽水後再曬乾烘焙,使得花生外殼略帶鹹香,入口香脆,配啤酒尤為合拍。如今,雖然萬里望當地已鮮有花生廠,這份口味卻早已成為港式士多的經典,亦是不少街坊「睇波嘆啤酒」時的最佳佐物。

 

 

閱讀更多:萬里望花生原來改咗名?涼果店教你香港人最愛吃法

 

 

陳皮

提到涼果,自然不得不提廣東人最愛的陳皮。正宗新會陳皮被譽為「百年藥材」,因其潤喉、理氣的功效而備受推崇。香港街坊最常見的陳皮款式,除了獨立陳皮片外,還有以陳皮配合老薑煮製的「陳皮冬薑」,以及易入口的「陳皮檸檬」。無論是冬天暖胃,還是轉季時防咳化痰,陳皮總能在平凡的啜食之間,帶來些許安慰。

 

此外,坊間還有五彩金桔條、清甜甘草檸檬、紅薑、秘製老藥桔等不同款式,各具特色,亦體現涼果文化的多樣性。

 

 

如何選購及保存涼果?

 

選購涼果看似簡單,實際上亦有一些貼士可供參考。首先,外觀應色澤自然,聞起來沒有異味或霉味,摸起來乾爽不黏手;如為話梅或陳皮類,表面可見自然結晶的鹽霜或糖粉則更佳。

 

由於香港氣候潮濕,回潮是涼果最常見的保存問題。購買時不宜一次性囤貨太多,最好少量多買,保持新鮮度。已開封的涼果,建議放置於密實袋或密封容器內,存放在陰涼乾爽之處;若短期內未能食用完畢,亦可放入雪櫃冷藏保存。

 

外觀

涼果應色澤自然,無異味或霉味,摸起來乾爽不黏手。如果是話梅或陳皮類,表面可見自然結晶的鹽霜或糖粉則更佳。

少量多買

不宜一次性囤貨太多,以保持新鮮度。

密封保存

已開封的涼果,建議放置於密實袋或密封容器內,存放在陰涼乾爽之處。

冷藏

如果短期內未能食用完畢,可放入雪櫃冷藏保存。

 

 

 

涼果,是一口味道,更是一段情懷

 

涼果從來不只是味道,更多是一份街坊人情味。上一輩人習慣到雜貨舖買散裝涼果,看著老闆用鏟子將話梅鏟進磅秤,再用油紙或透明袋包好;一袋涼果,往往可以啜上大半個月。無論是放工後順路買幾兩,還是新年探親拎幾包孝敬長輩,涼果總有它在社區裡存在的價值。

 

即使今日便利店與網購發達,仍有不少老街坊偏愛走進熟悉的涼果店,親手挑選大小、試味後才滿意購買。這種人情味與信任感,正是傳統零食之所以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。

 

 

無論你是懷念兒時在雜貨舖稱涼果的那段時光,抑或只是偶爾在長途車上啜一顆話梅,涼果對香港人而言,始終是一份藏在舌尖的樸實情懷。它提醒著我們,最簡單的味道,往往也是最難忘的。願每一顆話梅、每一片陳皮,都能在每個世代口中,留住一口真滋味。

 

 

 

涼果 Q&A

 

Q: 涼果和蜜餞有什麼不同?

 

A: 「涼果」和「蜜餞」在概念上有很多重疊之處,甚至可以說「涼果」是「蜜餞」在廣東地區的普遍稱呼。兩者都指的是將水果或某些植物根莖經糖漬、鹽漬、或蜜製等方式加工而成的食品,旨在延長保存期限並賦予特殊風味。涼果在廣東地區的稱謂,則可能更強調其「甘涼潤喉」的傳統功效。

 

Q: 涼果有哪些健康益處?

 

A: 涼果的健康益處因種類而異。例如,陳皮被認為有理氣、化痰、潤喉的功效;某些話梅因含有梅子成分,可能具有生津止渴、開胃的效用。然而,由於涼果在製作過程中通常會加入大量的糖或鹽,因此不宜過量食用,尤其是對於有糖尿病、高血壓等健康問題的人士。它們更適合作為小吃或調劑,而非主要的健康食品。

 

Q: 涼果可以放多久?

 

A: 涼果的保存期限因種類、加工方式和保存條件而異。一般而言,包裝完好的涼果在陰涼乾燥處可保存數月至一年不等。一旦開封,建議盡快食用完畢。為了延長保質期,已開封的涼果最好存放在密封容器內,並置於陰涼乾燥處,若短期內無法食用完畢,放入雪櫃冷藏會是更好的選擇,可以有效防止回潮和變質。